2012年9月21日 星期五

好書分享-《梁旅珠教養書》



簡介:
    「怎樣才能教出這麼優秀的孩子?」是台灣父母最想問梁旅珠的問題。

  梁旅珠在這本書,首度完整披露她的教養觀。從女兒高于珺出生起,除了愛與安全感,她最嚴苛要求的是生活教育,而且完全沒有妥協空間。

  生活教育包括人格教養、價值觀。對梁旅珠而言,生活教育就像一塊沃土,當你將沃土整理好,無論你播灑什麼種子,都會美麗綻放,結出豐盈果實。

  於是,女兒讀小一、小二,她讓女兒藉著「寫字」養成認真、負責的學習態度;小三時,她教女兒做計畫表及畫重點;小四,女兒記筆記;小五,女兒做複習表、訂目標……這些,完全事半功倍。至今,樂在學習的女兒,更是交出一張最令人激賞的成績單。

  幼時打下的基礎教育造就出高于珺驚人的優秀,而背後的靈魂人物梁旅珠居功厥偉,但她所念茲在茲,除了「從小開始」、「先緊後鬆」、「想在前面」的教養哲學,她最想提醒父母,教養無法速成,沒有祕方,時間、耐心以及堅持,是最必要的付出。

梁旅珠教養心法:
  教孩子就跟天下所有事一樣,是要下功夫花時間磨出來的。
  好習慣、觀念的養成很困難,要改掉壞觀念、習慣更困難,尤其是從小養成的最是根深蒂固,所以必須有計畫、有意識的「從小開始」。
  一旦對孩子訂定了規矩,就要想辦法讓孩子遵從。小孩子非常聰明,他們只要挑戰幾次成功,就清楚知道家裡哪幾個長輩的話可以不必理會。
  為孩子訂立紀律與規範,只要能經過深思、以愛出發,適度讓孩子吃點「苦頭」,並不會讓孩子「心靈受創」。
  孩子愈小,陪讀時間愈多。不過盯功課、管孩子應該是有階段性的,目標是幫助孩子盡快養成好的讀書習慣和方法,父母不該到孩子已經國、高中了,還繼續當書僮,孩子可能因此養成依賴心。
  協助孩子釐清讀書學習的目的並找出目標,就是父母最重要的功課之一,這絕對比參考一百本K書技巧還有用。
  父母給得太多,對兒女其實是一種剝奪。

2012年9月14日 星期五

愛的叮嚀-「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親愛的孩子們:
   大概是因為剛開學不久,你們的身體還在適應規律的環境,再加上春天冷熱交替,導致好幾位同學陸陸續續出現感冒的症狀。你們一感冒,上課不僅沒了精神,老師帶了好幾個同學去看醫生,連宿舍老師都忍著自己身體的不舒服,忙著照顧你們的身體。雖說感冒是身體在排毒,但男生們在低溫中打完球回來有汗不擦、穿著清涼的樣子真是讓老師為之氣惱!
   除此之外,有些同學至今仍不明白及時告知老師身體不舒服的重要,當你覺得喉嚨癢癢的時候,可曾想過自己可以馬上找老師,讓老師帶著你去看醫生?而且,有絕大部分的同學居然忘了帶健保卡到校(學校在提醒你應帶回的行李中應有寫上健保卡。)。當你們在病中感到痛苦時,可曾想到這樣的痛苦是不是可以因為平常認真照顧自己身體減輕一些?
   這個禮拜的生物課,有近2/3的同學因為學習單未訂正而被生物老師罰站,老師坐在後面,看著你們歪歪斜斜的站姿,實在是有些生氣。後來老師詢問原因,你們說實在是忘記了。老師忍不住訓了你們一頓!「忘記」這兩個字常常是你們最好的擋箭牌,不管是課業、生活、該交的表單,你們常常會說「自己不小心忘記了」。說的也是,如果「小心」怎麼會忘記?但,已經這麼多年了,怎麼都還不能提醒自己要「小心」呢?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你若小心照顧自己的身體,即使感冒,也能藉著自己本身的力量很快的痊癒;上課時若能記得老師的提醒,迅速的將該完成的學習單寫完,上課時就能夠舒服的坐在椅子上,也不會遮蔽了其他同學的視線。老師不厭其煩的嘮叨,其實只是希望你能夠將心修得細一些,讓生活不致失了秩序!
   菜根譚中提到「反己者,觸事皆成藥石;尤人者,動念即是戈矛。一以闢眾善之路,一以睿諸惡之源,相去霄壤矣。」能夠經常反省自己的人,平常所接觸的事物都能成為修身養性的良藥;經常怨天尤人的人,心中的念頭都像是會傷人的戈矛一樣。可見自我反省是通往行善的途徑,怨天尤人是走向邪惡的源泉,兩者有天壤之別。盼望透過這個禮拜所碰到的事情,能夠讓聰慧的你們明白自己必須時時反省自己,讓生活及身體更上軌道,而不是任由惰性及病毒蔓延,造成諸多不便。健康的身體是成功的基石,盼望你們都能時時謹記在心。

                                                    愛你們的老師敬上